新冠肺炎疫情輕型病例不用住院治療了。15日公布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做了一些調整,其中提到分類收治,輕癥集中隔離、出院標準放寬。這一點極大地安撫了人心,對于長期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來說,也能減輕許多壓力。但專家也提醒說,這不是防控“躺平”的信號,而是科學分層管理的策略。
的確,從以往的確診數據來看,絕大多數以輕型和無癥狀為主,普通型的都屈指可數,更不用說重型、危重型病例了。但是,倘若延續此前的收治方式,一旦出現較大規模疫情,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醫療機構將不堪重負。所以科學分層管理必須提前部署、盡快實施。
事實上,疫情存在已兩年,我們面對新冠病毒的態度,也該從最初的茫然、恐慌,轉變到更鎮定、更理性。各層面精準防控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會變,不光診療方案的幾項修訂如此,銀川招募儲備青年志愿者、防疫隔離點工作業務培訓等等亦是如此。
新一輪疫情形勢嚴峻,為了打好此次阻擊戰,疾控部門24小時值守,重點人群和場所的防護工作已經展開。我們也不能置身事外,不當回事兒,每個人都得做好自身防護,不瞎猜、不添亂。因為需要費精力的地方還很多,比如輕癥病例去哪兒集中隔離?如何管理?這都是亟待考慮和完善的問題。
正像張文宏醫生說的那句:凡是持久的,必是溫和的與可持續的。我們和病毒的爭斗將會長久地持續下去,它來個“倒春寒”不可怕,正好借此準備更為完備、智慧、可持續的應對策略。
信心不能丟、節奏不能亂。當我們看清了前方的路和必將到來的春天,又有啥可畏懼的呢?
劉薇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寧)字第056號
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寧)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